过去,她和女儿谈过,她说自己很自卑,很缺乏自信,别人把她介绍给了很好的对象,她也不想接触和理解。女儿说她很好,很有气质,她自信地问我:妈妈,你认为我这么好吗?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一个把我介绍给一个非常好的人?
说话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的女儿会有这样的想法,直到我读到治愈你内心的孩子这本书,并解开了我的问题:我的女儿一直生活在她的心里,我不配,我不能,自卑的孩子。
治愈你内心的孩子是心理学家史启佳写的一本关于心理健康的书。中国第一批注册的心理监督员、德中精神病学研究所院长、中国精神病学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湖北心理健康协会会长石启佳是一名精神病学家,后来长期从事严重人格障碍的治疗。
在治愈你内心的孩子时,主要的故事是我们如何找到我们内心的孩子,如果内心的孩子受到伤害,如何治愈它,使它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内在孩子。
石博士分三章讲述。第一章:看到与我内心孩子的对话;第二章:治愈和照顾我内心的孩子;第三章:把爱和新生的自我结合起来。通过三章,作者系统地解决了内在孩子的五大需求、五种情感和五种价值信念。
第一种是上帝的意图。这样一个内在的孩子是一个高大的小男孩,小公主,周围的一切都听命于他。
第二种类型是恶魔的意图。一个经常生病或痛苦并使他的父母保持清醒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恶魔内心的孩子。
早期不适当的环境和不适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内心的创伤。
在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中,首先要承受的是疏离,其次是强烈的激励,其次是兄弟姐妹的不良态度。
为了避免创伤性内胎的形成,除了适当的养育方式外,还必须保持这种养育方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爱、陪伴、夸奖、玩耍、道歉是内在小孩的5大需要。
缺乏爱的内在小孩表现为贪婪和病理性的嫉妒,所以,作者说“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有什么能够让人变得比较温和,变得比较友好、友善,变得单纯而没有什么心机,那就是小时候父母给孩子的足够的爱”。
2、陪伴
缺乏陪伴的内在小孩表现为特别黏滞、害怕分离、渴求皮肤接触、特别“作”。
缺少夸奖的孩子缺乏自信,内心自卑。
前面我谈到了和女儿的那次谈心,女儿的话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她怎么会有如此想法呢?这不应该呀!女儿211学校毕业,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并且通过自身努力,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一家待遇福利不错的大型国企,由一个小县城步入了她心心念念的号称“十三朝”的古都去工作、生活。
在我心中,女儿一直是充满着青春朝气、自信满满的阳光女孩,虽然不是出类拔萃特别优秀的孩子,但是在择业考试时也考出了全省排名16的成绩,尽管考生中不乏985名校的学生,所以女儿不该如此自卑啊!
发现了这个令我担忧的问题后,我又和她进行了一次敞开心扉的深谈。
女儿说,她上学期间一直很努力,因此大学和就业也都还比较理想。但是她不但很少听到我的夸奖,反而我常常总是给她说起同事某某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考上了多么好的大学之类的唠叨话。女儿说,我的这些做法让她很自卑,认为自己付出的努力一直没有得到我的认可,她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其实,女儿一直是一个省心的孩子,学习也很努力,周围的同事也经常向我夸奖她,她也算得上是同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或许是我过于自谦,或许我对孩子的努力早已习惯,总之我对女儿的夸奖很吝啬,也忽略了女儿的内心感受,因而造成了她有如此自卑的一个内在小孩深藏在心底。
缺乏玩耍的人成年后多表现为直男,在人际关系中容易遭受挫折。
缺乏道歉的内在小孩常常感觉内心委屈,进而容易对其胃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也有的人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
如果你给缺乏道歉的孩子及时回应,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能使她被理解和安抚,从而得到释放。
内在小孩有5种情绪:恐惧感、羞耻感、被抛弃感、空虚感、哀伤感。
施博士针对5种情绪,分别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阅读此书,使我认识到对于孩子形成健康、快乐的内在小孩很重要的两个环境。
一是母亲环境。即母亲和孩子互动的一切所构成的环境,广义的母亲环境指的是一切与孩子紧密相关的事情。好的母亲环境能让孩子感受到“我是被需要的,我是被尊重的,我是被爱的”。
二是孵化环境。当孩子破“壳”而出与外界联结以前,要有一个孵化环境。一个好的孵化环境就是鼓励、支持,就是给予力量和夸奖,给予包容和接纳。
在和女儿敞开心扉交谈后,我知道了她的心结所在,于是我诚恳地向她道歉,真诚地夸奖了她的优秀,并告诉她由于她的优秀带给我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女儿长久以来的委屈终于随之释然,后来,又在我的鼓励之下,在一次全省调考中,女儿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这样才逐步把她心中“我不行、我不配”的那个小孩转变成了自信、阳光的内在小孩。
1、了解自己的身体,明白身体隐藏的含义。
2、跳出现实,和内在的自己对话。
3、阅读哲学书籍。
4、冥想:聆听内心的召唤。
5、注意潜意识传递的信息,记录梦、分析梦。
6、为自己找一个镜子似的人,比如良师益友。
通过整合,可以让人更加趋于完美,让人更自信,让人有更大的承受能力,也让人更具独立的人格魅力。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心理治愈书,如果你内心深处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那么书中已经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疗愈方法;如果你已为人父母,通过阅读还可以学习到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母亲环境”和“孵化环境”,从而为孩子造就一个健康、乐观的内在小孩;如果你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那么就应该及时修正、补偿,使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逐步成长为一个健康、阳光的内在小孩。
愿我们内心都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内在小孩,他犹如一位最佳的“人生伴侣”,与我们如影随形,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他陪我们勇往直前并肩作战,人生一路坦途时,他与我们同沐春风共享闲适。